简讯 | 景昱双子星系统新品上市会举行 DBS进入多神经环路调控2.0时代_治疗_丁宛海

你的位置:足球比赛精准资料app > 新闻动态 > 简讯 | 景昱双子星系统新品上市会举行 DBS进入多神经环路调控2.0时代_治疗_丁宛海
简讯 | 景昱双子星系统新品上市会举行 DBS进入多神经环路调控2.0时代_治疗_丁宛海
发布日期:2025-08-19 06:44    点击次数:89

景昱医疗特约

简讯

神外前沿讯,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承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于2025年8月7日至9日在苏州隆重召开(参考:)。

在本次会议期间的8月8日下午,“DBS 2.0时代:多神经环路调控·景昱双子星系统新品发布会”举行。展示了景昱双子星系统如何通过一根延伸导线,实现“一次植入、双靶联动、多环路自由调控”,让疗效从“可能”走向“可控”。

本次发布会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张世忠教授( )主持,张世忠教授致辞表示:从单靶点到多环路,从固定参数到自由编程,DBS 2.0正在重新定义疗效的上限。今天,让我们共同见证双子星系统如何赋予临床医生‘选择’和“探索”的权利,从而能让每一位患者拥有定制化的神经环路解决方案。

展开剩余78%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景昱医疗创始人&CEO宁益华先生首先做 题为《DBS 2.0时代:多神经环路调控》的主题演讲。

宁益华先生表示,30年来,大量的帕金森病患者因神经调控技术获得了生活质量和尊严。 30年来,神经调控技术不断研发和提升,包括恒流恒压、方向电极、低频、变频和交叉电脉冲等等。然而,所有这些技术改进均围绕STN或GPi单靶点或单一神经环路。但神经系统功能疾病往往会 形成多神经环路的损伤和功能失调。

单一靶点的神经调控会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STN单靶点刺激不能解决冻结步态问题,单一靶点长期刺激后耐受和疗效的下降问题。如何解决帕金森病伴发抑郁和认知障碍?如何解决肌张力障碍患者伴发难治性的震颤等等。这一切提示神经调控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单个核团和单个神经环路的调控。

今天,随着双子星系统的上市,我们正式迈入了DBS2.0时代——多神经环路联合调控时代。景昱医疗开创性地提供了复合型症状治疗的新机会。

2024年景昱医疗上市的单电极双靶点系统,实现了一根电极,八个触点同时覆盖STN和SNr,突破帕金森常规DBS治疗瓶颈,改善了冻结步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证明了双靶点的有效性,也证明了多靶点生物学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双子星系统的上市,完整DBS2.0时代多环路调控的产品拼图。双子星系统是一个16通道IPG,两根八触点延伸导线配四根四触点的植入电极,独立刺激输出,可联合调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环路,为解决帕金森病伴发精神症状、帕金森病伴发痴呆等症状单靶点的长期耐受和疗效下降,以及单靶点不能很好控制的震颤僵直,提供了双环路调控的可能;也为肌张力障碍合并难治性震颤抽动症等打开了新的治疗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丁宛海教授( )做报告《STN+NAC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精神障碍初探》。丁宛海教授介绍了通过双子星系统同时覆盖 STN+NAC,让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和精神症状同步得到改善。

丁宛海教授表示,DBS治疗TRD虽在部分RCT中效果有限,但动物实验提供了充分的行为和神经化学证据。NAc-DBS调节奖赏环路,增加DA、NE 和5-H,可能改善动机缺失和快感缺失。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靶点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NAc属于热门靶点,但仍需更大规模研究验证。总之,PD合并精神障碍疾病客观存在,需要探索更多更优的临床解决方案。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 胡小吾教授( )做学术报告《双通道双路径解决方案针对肌张力障碍的探索研究》。胡小吾教授介绍了当 一根延伸导线联合刺激STN和GPI,疗效的边界是怎样实现突破的。

胡小吾教授表示, DBS发展从”一拖一”到“一拖四”,其临床意义可以更好科学回答旷日持久的靶点选择争议,解决临床医生术前靶点选择的纠结。景昱“一拖四”精巧设计减少了手术难度和风险,实现了Lock更小、一个切口、独立固定、延伸导线更细更柔软、单个小脉冲等优点。

支持机构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外科新媒体;投稿邮箱:shenwaiqianyan@qq.com(恕不接收一稿多投,投稿后作者不可审改稿,神外前沿自行修改并择期发布);任何媒体、网站等机构如需转载或引用,须获得书面授权。

发布于:北京市